2025年暑期实践活动期间,校友寻访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许昌市鄢陵县,专访了我校五年制专科部2008届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校友鄢陵县柏梁镇党委书记张策,他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与基层工作实践,向许昌学院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分享工作感悟、学业规划、就业建议等,为许院的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提供指引。
校园历练筑根基:学生会主席经历成为工作“敲门砖”
谈及许昌学院求学时光,张策书记坦言,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是影响其职业发展的关键。“学生干部平台极具历练价值,当时为学生服务、与老师沟通、策划迎新晚会、外出拉赞助等工作,看似是校园里的小事,实则锻炼了沟通协调、组织策划能力,这些经验在如今的基层工作中完全能用得上,是走入社会前的重要积累与铺垫。”
直面基层“硬骨头”:以群众视角解信访难题
柏梁镇作为鄢陵发达区域与新城区所在地,拆迁、征地工作密集,信访问题成为基层治理的“棘手事”。张策书记直言,群众关心的安置房建设、安置费发放等问题,是基层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敢于直面问题、深入群众。”他以鄢陵某社区整顿搬迁为例,该社区因安置房未建成、安置费未到位,村民多次上访。他直言“我们首先站在群众角度思考—年龄大的村民租房难,我们就主动摸排情况、协调资源;安置费发放有争议,就立刻对接财政部门明确发放对象。把政策讲透、把疙瘩解开,大部分群众的情绪自然能稳定。”他强调,“群众工作是最大的学问,读懂群众的所看、所思、所想,所有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就业选择无优劣:“有准备”与“踏实走”是关键
针对大学生“毕业即工作”还是“深造考编”的困惑,张策书记给出客观建议:“两种选择没有绝对好坏,应结合个人情况尝试。”
他认为,个人基础好、有深造意愿的学生,考研是提升自我的优质路径,去年许昌学院一位毕业生,从中专→大专→专升本→北大研究生,用持续学习实现逆袭,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希望减轻家庭负担、尽早接触社会的学生,直接就业同样值得肯定。
对于考公、考选调生等热门选择,他坦言“竞争激烈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无论是考公、考研还是“三支一扶”事业单位等,“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以去年许昌学院考入鄢陵选调生,之前在校农耕博物馆任讲解员的优秀选调生为例,鼓励学子在校早做准备,毕业后定大有作为。面对当前就业压力大问题,他建议先就业再择业,“骑着骡子找马”,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寄语青年基层者:耐住寂寞、守住底线,从小事干起
面对想投身基层工作的学弟学妹,张策书记结合基层实际给出叮嘱:“基层工作辛苦,首先要紧跟党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
他提到,部分年轻干部初到基层,会因“写信息、扫地、端茶倒水”等小事产生落差,觉得“大材小用”。“其实,把每一件小事做好都是进步。现在不少“90后、00后”毕业生容易浮躁,唯有踏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走好每一步路,才能在基层实现价值,开启人生的美好篇章。”
最后,他由衷的祝愿“许昌学院薪火相传,桃李满天下!”
采访与编辑:2024级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白嬿莹
图片拍摄:程步青
指导老师:周建伟
审 稿 人:翟广辉
责任单位:许昌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许昌学院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