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空间信息到全球环境治理——记地信专业优秀毕业生赵冰玉的国际科研探索之路

作者:   编辑:周建伟   审核人: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26

在联合国环境署瑞士总部的会议室里,赵冰玉正在忙碌于各个国家提交碳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背景让她在这个工作中游刃有余,工作之余还在不断的思考全球环境变化过程中时空信息数据的高效赋能点在哪里。从许昌学院的本科实验室到联合国讲台,赵冰玉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数据科学到全球治理的跨越,她的故事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科学家如何用时空数据驱动赋能的思维解决重大环境问题。


01筑基

筑基:数据科学思维的萌芽

(2015-2019)

在许昌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求学期间,赵冰玉就展现出对城市数据的独特敏感度。她的本科毕业论文《新数据驱动的城市活力测度分析》创新性地融合了社交媒体数据、百度热力图和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多维城市活力评估体系。

"当时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统计数据层面,我想探索新数据源的可能性。"赵冰玉回忆道。她构建的"城市活力框架"不仅准确识别了沈阳市市中心城区的功能演变,还预测了新兴商业区的发展趋势。这项研究入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为她后续的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02

淬炼:大数据时代的质量革命(2019-2022)

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后,赵冰玉将目光投向兴趣点(POI)大数据的质量评估。她的硕士论文《兴趣点大数据的质量评估、映射机制及其在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应用研究》系统性地解决了当时POI数据应用中的关键瓶颈问题。

"数据质量是分析的基石。"赵冰玉开发了一套包含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三个维度的POI质量评估框架。更创新的是,她建立了POI数据与社会生态系统指标的映射机制,使得商业设施分布与城市热岛效应、绿地可达性等生态指标建立了量化关联。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进展、Computational Urban Science等国内外地理信息科学高水平期刊。导师评价道:"她总能在看似枯燥的数据质量问题上,发现深层次的科学价值。"


03突破:新兴数据驱动碳中和研究(2023-2025)

在柏林工业大学的博士阶段,赵冰玉将研究推向更前沿的领域。她的博士论文《新兴数据驱动下中国建筑碳减排分析》创造性地融合了街景图像、Lidar数据和社交媒体数据,构建了高精度的城市碳汇评估模型。"传统方法难以捕捉城市三维空间的碳汇动态。"赵冰玉解释道。她开发的模型首次实现了建筑立面绿化、城市小微绿地等"隐藏碳汇"的精准测算。国际学术会议上,她展示的"城市碳汇可视化精准计量框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工作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在碳减排中做出的巨大努力,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德国环境部官员如此评价。


04

担当




担当: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智慧

(2025-至今)

如今在联合国环境署,赵冰玉正将她的数据科学专长转化为全球环境治理工具。她主要负责环境碳汇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库搭建,包括在线交互式地图和在线阅读器的搜索引擎,相关工作为实现发展中国家环境精细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从许昌的一个小课题到联合国的全球项目,我始终相信数据的力量。"赵冰玉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三件纪念品:本科时手工绘制的城市活力地图、硕士期间整理的POI质量评估手册。"它们提醒我,好的研究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胸怀天下。"


数据科学的无限可能



赵冰玉的成长轨迹展现了数据科学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巨大潜力。从城市活力到碳减排精准核算,从数据质量到治理应用,她的研究始终处于学科交叉的前沿。"地理信息科学就像一座桥梁,"她说,"一边连着技术创新,一边连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 青橙网络文化工作室出品


图文来源:地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编辑:张少涵

审核:马晨曦

编审:赵冶倩楠








上一条:我校召开校友会成立大会推进会
下一条:青春对话基层:共话未来与发展——专访五女店镇镇长黄小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