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许多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在这种大背景下,暑期期间许昌学院校友会专访了许昌学院2017届优秀毕业生、现任襄城县招商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的张帅鹏。这位1996年出生的中共党员,从校园里的志愿服务带头人到基层岗位的中坚力量,用亲身经历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经验。
校园岁月:公益路上的成长与蜕变
回忆起在许昌学院的时光,张帅鹏对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满怀感激。"当时我们开展公益活动时,指导老师和院团组织书记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不仅让团队的活动更有影响力,也让我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在校期间,作为国际教育学院编外雷锋连连长、指导员,张帅鹏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同学们践行雷锋精神。这段经历不仅培养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更让他深刻体会到"奉献"二字的重量,为日后投身基层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就业选择:理性规划,找准适合自己的道路
面对大学生在考公、考研、就业等选择上的困惑,张帅鹏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真诚建议。他认为,考公属于考编的范畴,若对学术有追求,考研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更倾向于先就业,本科文凭对于多数岗位而言已经足够,毕竟很多人考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关键是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做出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张帅鹏在毕业后一步步扎根基层,从一线岗位做起,如今成长为襄城县招商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在基层工作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历练:以耐心与坚守攻克难题
张帅鹏的工作生涯始于基层乡镇政府的包村干部岗位,脱贫攻坚期间的经历让他印象尤为深刻。"当时遇到的事情很繁杂,很多贫困户不理解政策,需要反复做工作,推进过程很让人发愁。"
他举例说,在推进危房改造时,不少群众因不了解政策而存在抵触情绪;一些孤寡老人、五保户生活条件恶劣,却不愿搬进敬老院集中供养。"这些工作很磨人,常常让人筋疲力尽,但必须摆正心态。"张帅鹏和同事们通过反复劝说,最终让老人们住进了敬老院,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看到他们能吃得干净、住得安全,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虽充满挑战,但只要有耐心、有毅力,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寄语后辈:坚定信念,恪守初心
对于有志于从政、扎根基层的学弟学妹,张帅鹏最想强调的是"坚定理想信念"。他表示,公务员、事业编都是普通的工作,薪资待遇适中,想靠这份工作发大财并不现实,但其背后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情怀。
"近年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查处也很严格,身边曾有一些年轻干部因信念不坚定而犯错,令人惋惜。"因此,他提醒学弟学妹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党训党规,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学习,始终坚守初心,才能在基层岗位上走得稳、走得远。
情系母校:真挚祝福寄深情
采访最后,张帅鹏送上了对母校的诚挚祝福:"希望母校越办越好,早日申硕成功,顺利建成新校区,实现改名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从校园里的雷锋连长到基层岗位的实干者,张帅鹏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的经历也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无论选择哪条道路,唯有坚守初心、脚踏实地,才能在人生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采访与编辑:许昌学院2024级商学院学生郑贺杰
图片拍摄:李文静 ;指导老师:周建伟;审稿人:翟广辉
责任单位:许昌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许昌学院校友会